有业内人士分析,强化信息披露的规定对于大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因为大型银行在理财和财富管理方面的操作相对稳健,并不会为了追求过高的收益而违规操作,但是中小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操作比较激进,可能引发监管层更多的担心。
见习记者王好强继银监会1月6日发布《商业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披露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从今年起披露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之后,1月10日,证监会又公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监管机构短时间内密集出台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中心教授王勇认为,这是管理层强化对商业银行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其公司治理和业务运作透明度的制度举措,意味着所有想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大型商业银行,都须先从强化信息披露做起。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谢辉则表示:“在利率市场化冲击、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影子银行规模不断膨胀等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信息披露早就应该加强。”
意在增强透明度和有效性
《指引》规定,信息披露银行应当披露包括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金融机构间资产、金融机构间负债、发行证券和其他融资工具、通过支付系统或代理行结算的支付额、托管资产、有价证券承销额、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交易类和可供出售证券、第三层次资产、跨境债权和跨境负债共12个指标。
对此,谢辉认为,信息披露指标的明确,有助于提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国内大中型银行的信息透明性,有利于银行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持续提高数据质量,并且对于监管机构的监管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对于风险的把控也有了更多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银行内部风险数据项的分类管理在市场出现压力情形下及时生成关键性风险数据等方面,与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对于很多业务的信息披露存在漏洞。事实上,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和新兴表外业务的扩张、跨业、跨境业务的日益复杂以及对市场约束的依赖,也在客观上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此次证监会新规要求加强和细化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财富管理等高风险领域的信息披露,增加对信托、财富管理等创新业务的信息披露,谢辉表示:“影子银行相关业务不断膨胀,监管机构根据新形势修订规则是必然的。此外,新规对其他很多具体指标的明确,也有利于国内银行尽快与国际接轨。”
由于相较于一般企业,上市银行信息披露文件专业性较强,篇幅长、专业指标多、复杂程度高,一般中小投资者难以理解,为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规定》还对很多计算口径的标准作出说明,对于上市银行与关联自然人关联交易的披露上限作了规定,对于金融业务的创新,在披露流程方面可以简化。
监管缘何“剑指”银行信披
对于监管机构强化银行信息披露,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并不意外”。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识越来越强。”谢辉认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视为全球银行业的“稳定器”,系统重要性银行一旦发生危机,将会引发连锁反应,中国整个的经济运行都可能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首先从信息披露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告诉记者,凡入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首先将被要求提供评估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信息,并按照年度及时更新。此外,还要根据“通用数据模板”提供机构和机构依存关系、机构和总体金融体系依存关系、结构性和系统重要性数据以及临时特定数据要求四方面信息。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理财产品、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与银行相关的影子银行规模的膨胀,让监管机构现在对于银行实际运营的把控有所弱化。”谢辉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各种会计记账方式的运作,表内业务转到表外,大量投资非标资产等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近年来愈演愈烈,因而监管机构“剑指”信息披露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对于监管机构还是投资者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掌握商业银行的运作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监管。业内专家表示,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带动的新的金融业态的发展以及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这一切如果能够在更加透明的环境下运作,无疑更会让监管机构放心,也对投资者更加负责任。
两新规对不同银行影响不同
毫无疑问,进一步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抗风险意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不过,专家认为,监管新规的实施对于大小银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强化信息披露的规定对于大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因为大型银行在理财和财富管理方面的操作相对稳健,并不会为了追求过高的收益而违规操作,但是中小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操作比较激进,可能引发监管层更多的担心。”某大型银行人士分析说。
而相比证监会出台的新规,银监会下发的《指引》对于大型银行来讲确实增加了更多的约束。王勇表示,“通用数据模板”涉及的四方面数据,几乎涵盖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内容,整理数据的难度和整理数据所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将是一项新的成本。
此外,作为恢复与处置计划的一部分,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供诸如集团内部关联信息、支付清算和核心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内部运营数据、危机管理的角色和职位以及机构运营的监管和法律框架等基本信息。为此,需要建立高管层、财务、业务、交易、风险管理和外部审计等多维度数据的整合系统,以满足监管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将在保持正常经营过程中,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按照监管要求不定期呈报,并不断维护和更新数据信息,部分数据可能涉及商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机密,其披露可能影响到相关银行的市场竞争。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违规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很大,因而尽管强化信息披露会增加银行的管理成本,但是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意义更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