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胶原蛋白保健品、化妆品‘全是骗人的’”微博引发网络热议。不少营养师、医务工作者也纷纷“吐槽”。南国都市报记者求证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黎艺得知,一直被宣传成为“驻颜神药”的胶原蛋白,根本无法直接被皮肤所吸收,过量食用反而会加重身体脏器负担,建议通过食补的方法适当补充。
胶原蛋白产品琳琅满目
概念让人一头雾水
今年年初,海口市民王女士购买了好几盒某日本品牌含胶原蛋白的果味饮料。“之前,听朋友说补充胶原蛋白类对皮肤好,还能延缓衰老,我已经30多岁了,也该补充点了。”王女士说。但让她感到困惑的是:“我喝了2个多月,每天一小玻璃瓶,好像也没见啥效果。”
21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海口市区多家药店、超市看到,保健品的货柜架上陈列着多款胶原蛋白类产品,除了口服液,还有蛋白粉、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有国产的也有号称是进口的。单是胶原蛋白胶囊就有好几种,价格几乎都在百元以上。
“胶原蛋白胶囊能让皮肤保持水分,恢复弹性,还能除皱,最重要的是可以延缓衰老。”龙昆南路一药店的销售员热情地介绍起来。在国贸一化妆品店内,南国都市报记者在货架上看到,含胶原蛋白的产品被放在了明显的位置上,光是胶原蛋白果味饮料就有好几种,一些面膜等护肤用品也都标称含有胶原蛋白成分。
胶原蛋白并不是好蛋白
“吃啥补啥”不靠谱
“客观地说,胶原蛋白其实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远比不上我们平时所吃的动物瘦肉中所含的蛋白质。”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黎艺说,胶原蛋白,进入人体消化道后,逐步被分解,最后全部被还原成氨基酸,跟其他蛋白没有什么两样,“过量食用,反而会给肾脏等身体器官带来负担”。
据了解,有研究发现,皮肤的老化跟胶原蛋白的流失密切相关。近年来,作为保健、美容产品,市面上不断出现口服胶原蛋白类产品。但说白了,这依然是一种“吃啥补啥”的朴素想法,认为吃哪种蛋白质就会补充身体里的哪种蛋白质。
但黎艺也表示,胶原蛋白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肤、骨骼、筋膜、韧带中,人体也一样,适量的补充胶原蛋白对于伤口愈合、皮肤也是有一定益处的。”黎艺说,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要营养均衡,有其他优质蛋白质的充足补充”。
胶原蛋白可适量食补
抹在脸上没效果
普通市民应该如何来适当补充胶原蛋白呢?黎艺给出的答案是:食补。
“就像我们平时所吃的猪皮、软骨、蹄筋中,都富含胶原蛋白,都是非常好的补充途径。”黎艺说,在吃这些食物的同时,还能同时补充瘦肉中所含的优质蛋白质,可以一举两得。
同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营养师也提醒,“如果胶原蛋白产品还有其他一些诸如激素类的成分,那就更要小心了。这虽然会对改善皮肤有些效果,但也可能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黎艺也表示,一些标称含有胶原蛋白成分的护肤品,其功效更可谓是微乎其微。“皮肤是没有直接消化吸收蛋白质的功能的,涂一涂、抹一抹,就能补充皮肤中胶原蛋白,这怎么可能?如果要是这样,人就不用吃饭了,直接把肉放在脸上吸收就好了。”黎艺说。
延 伸 阅 读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烧伤超人阿宝”:
作为一个烧伤医生,我想我对皮肤和胶原蛋白的了解比绝大部分人都多。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所有口服的胶原蛋白保健品,全部是骗人的,无论他宣传的疗效是什么。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
口服胶原蛋白之所以成为时髦的保健方法,当然与厂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消费者不了解生命科学基本常识。“不是共军太狡猾,而是我军无能”。吃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增加体内胶原蛋白合成,但它对身体(包括皮肤、关节、骨骼、脏器、肌肉等)具有一定营养作用(在试验动物中尤其如此)。不过,没有证据(理论也不支持)它的营养作用会超过鸡蛋、大豆等普通食物中的蛋白质。
科普作家“云无心”:
明胶并非新事物,只不过它以前总是穿着别的马甲出现在公众面前。最“高贵”的马甲是阿胶,生产方法是涂上了神秘色彩的“传统工艺”。与阿胶这个马甲相映成趣的,是绣上了“现代科学”字样的“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或者“胶原蛋白多肽”。
相关链接:
海口保健黑药品曝光 有你常吃的那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