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不能让“消费暴力”助推暴力
不能让“消费暴力”助推暴力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时间:2013-08-21 14:36

  武雪梅

  19日,河南安阳发生一起公交车持刀抢劫案,造成3死15伤。20日,就传来本省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的消息。不过,笔者发现,在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更多状况时,网上出现对河南人的谩骂和攻击,一些人选择在一场恶语相向的语言暴力中,用中伤的办法为集体焦虑疗伤。这种以“暴力”消费“暴力”的社会现象值得各层面关注。

  心理学中有一条“反应法则”。曾经有实验表明:将两只心境迥异的大猩猩分别放到四面都是镜子的房间中,快乐的猩猩看到四周都是和善的“伙伴”,都在和自己微笑,而暴烈的猩猩立刻发现四周有很多凶神恶煞,全部在怒视自己。三天后离开时,享受快乐的猩猩恋恋不舍,心中充满愉悦,而感受愤怒的猩猩则在和镜中“敌手”搏斗中心力交瘁地死去了。这个心理学“反应法则”实验在呈现一个道理:外在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无意中映射出人类的态度、言行、行为。换句话说,你对世界怎样,世界就对你怎样。人们在消费暴力中宣泄愤懑和焦虑时,暴力也在向人们释放伤害和痛楚。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在社会各层面可悲地看到“消费暴力”的影子。媒体记者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某地发生重大伤亡事件时,媒体人第一时间的心态往往是兴奋异常而不是伤心欲绝。因为重大伤亡事件会博得更多眼球,这种惯性职业心态反映出一种对暴力的隐性消费。而普通人热衷于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和渲染暴力事件中的疑凶境遇与困囧,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是在比对和描摹面对重重压力和社会问题的自己,同样也是对暴力的另类消费。而就是这些对暴力有意或无意的态度,在无形中助推新的暴力事件发生。

  造成各种消费暴力心态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从小我的利益出发,忽视了暴力事件的反应法则和折射效应。于是,人们一边在心中期待暴力事件不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一边在消费暴力中无意识制造和助推新的暴力事件。实际上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齐心合力从根本上平息暴力事件。这才是我们面对此类事件应有的态度和取向。

  从社会各个层面抑制消费暴力,阻断暴力事件因子的扩散,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社会问题。在充满压力的社会竞争中,人们内心都潜藏着对成功的渴望,这驱使人们总是围绕战胜对方、获得最大限度的胜利而行动。当人们感慨世道无情时,其实自己就是那个无情的制造者。同样,在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的多种原因中,消费暴力的加速助推是最可悲的,切除暴力的社会肿瘤更需要切除消费暴力中获取利益的社会病灶,只有这样才能削弱“反应法则”对暴力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将暴力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危害最小化,为解决暴力事件频发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作者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综合处处长)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315xx-gov.cn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兆企业信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苏ICP备2020054655号-3